『好的事物是值得等待的』達人老師如是說.

 

2014元旦日頭初昇之時,

來到花蓮七星潭的海邊,

微微吹拂過臉的是海風帶來的冬天寒意。

眼前海上的定置漁網,

靜靜的接收著海潮帶來大海的禮物, 

這是以等待、懷著感恩的心,收納著大海的恩惠。

DSC_0027 

老師喜歡以這種古法捕魚方式的漁獲。

更因為漁網的網目設計由外自內,是由大孔到小孔的。

所以海洋中20%魚,不小心跑進陷阱裡經過網目篩選,抓大放小。

這是自古傳承的捕魚法,能讓海洋資源生生不息。

 

定置網漁船上的漁工緩緩的收著網,宣告今日豐收的開始。

等待在岸邊的老師,興奮的往漁場跑,希望在這批的漁獲中找到滿意的魚。

你看你這魚眼發亮、魚鰓通紅、魚體有彈性,好新鮮唷!

但老師看看後說:看魚身僵直的情況,是上批收網後放在漁船冷藏室中,等著跟這批一起上岸的。

對老師來說,撈起後雖然有冷藏,但數小時內沒有清理內臟完畢與急速冷凍的魚,

在老師的標準規範裡是不及格,無法買來出給客人的。

所以在老師的藝術品裡,會有市場上難得見到的魚種,因為這些魚種須要在短時間內處理,魚販怕不易保鮮而不挑選進貨擺上魚攤的。

只有在老師的專業快速處理下,我們才有福氣吃到喔!

 DSC_0028 (2)

你摸摸這魚體溫溫的,就是代表離網時,魚兒過度掙扎,肌肉激烈運動造成體溫上升,

這樣的溫度至少有40度,會影響魚肉蛋白質。

在老師的標準標準規範裡,上岸後太過於活潑好動、不安份的魚也是不及格。

以,老師找的、挑的、選的都是定置漁網裡當令極品的新鮮。

 DSC_0038 (2)

你看看這魚的皮膚溜皮了,這大都是撈網式或是底撈式魚船捕撈的魚。

魚皮是魚的重要器官,但也是很重要的保護機制。

若溜皮了,那這魚就不妙了。

再來撈網式或是底撈式漁船的漁獲,可能只取其中的20%其餘的80%是不要的。

但因為捕撈作業方式影響,這80%非死既傷,無法回歸大海繼續存活,

只有丟掉處理,非常不環保。

 

原來挑個魚是這麼有學問的。

跟著老師兩天,吹了兩天的海風,雖然沒挑中看上半條魚,

但從老師身上學了一堆魚的知識及料理方式。(料理方式之後再介紹)

 

曾經追究過市場魚攤上的魚是怎麼來的嗎?

曾經關心過餐盤上的紅燒魚,被捕捉上岸的方式環不環保嗎 ?

不追究、未關心,

想想‧‧‧‧自己的消費態度,

是不是間接造就了不環保捕捉的方式存在呢 ?

 

只知道魚要挑眼睛發亮、鰓要紅的就是鮮。

而這教育消費者的"正確"知識,

就像魔咒一樣催化著不肖商人,

為了利益而添加化學藥劑增加魚、蝦生鮮的『假象新鮮』、『活跳度』,

消費者只追求好吃的口感及好看的外觀,

不追求食材來源的正當性及安全性,

是否也間接的讓不法商人有機可趁,

以致食安問題不斷的產生。

 

元旦到花蓮追魚去,

Mindy認識了一位魚品達人老師;也見識了達人老師對新鮮信念的執著與堅持!

想吃老師的極品、藝術級的魚嗎?Mindy已先幫大家嘗了,真的是『歐伊西ㄋㄟ』‧‧‧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4) 人氣()